新型稀土永磁磁浮軌道交通系統(tǒng),由江西理工大學于2014年首次提出并牽頭研發(fā),2021年由中國中鐵下屬中鐵六院、中鐵工業(yè)等企業(yè)承接該技術成果的落地轉化建設工程.
我國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(chǎn)權“紅軌”試驗線南起永豐站(高鐵興國西站),北至靜調(diào)庫正線全長約800米,均為鋼構高架線,磁浮列車采用2車編組,載客能力為座席32個、定員88人,最高設計運行速度為80公里每小時,該示范線因處于革命老區(qū)“將軍縣”興國縣,被譽為“紅軌”。
磁浮列車命名為“興國號”,車身由紅白相間的顏色組成,兩側車頭標有56顆星星,寓意為向“將軍縣”興國縣擁有的56位開國將軍致敬。
從“稀土王國”走出的新制式軌道交通,磁浮列車依靠磁極相斥或相吸機理
克服重力,產(chǎn)生懸浮效應,采用電生磁性磁體產(chǎn)生,懸浮效應的磁浮列車
磁體磁性強弱隨勵磁電流大小變化,耗能較大,同時電磁懸浮,要靠復雜的控制技術實現(xiàn)懸浮,將增大技術和運維難度,而永磁懸浮是永久磁體
(能夠長期保持其磁性的磁體),來產(chǎn)生懸浮效應,即永磁體與軌道相斥并,保持在槽口中線懸浮運行,電磁導向和懸浮可實現(xiàn)零機械摩擦運行
因此,尋找磁性穩(wěn)定,密度足夠高,磁力足夠強,且滿足列車懸浮需求的永磁體一直是科技界孜孜以求的替代方案。